观看《到西部去教书》有感
点击数:54422014-05-07 15:28:31 来源:金沙娱樂app
今天上午在教育局和学校的安排下看了《到西部去教书》专题报告会,那些扎根边疆克服种种困难的老师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。
十几年前这些年轻的老师们刚刚从保定学院毕业,就坚决地投入西部边疆的教育事业。刚刚成年的他们就庄严地承诺扎根边疆,报效祖国,服务边疆人民。他们用青春的汗水,克服了人们难以想像的困难,坚守自己的信念,恪守自己的承诺。
西藏日喀则,海拔4400多米,是世界上光照时间最长的地方。这里环境严酷,生活艰苦,由于海拔高煮面条都得用高压锅,做出的饭菜是夹生的,还有随时可能夺取宝贵生命的高原反应。保定学院优秀的毕业生们,十二年前从中原腹地离开家人来到这苦寒之地,他们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,为藏区的孩子照出一片光明。
最早一批去西部教书的毕业生是2000年扎根在新疆且末县,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偏僻的地名。听侯朝如老师介绍,且末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南边缘,她们刚去时,一年有200多天的沙尘天气,经常刮沙尘暴。每当沙尘暴袭来,屋里床上到处被覆盖着一层厚沙,晚上睡觉都得蒙头才能躲过沙尘的袭击。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,他们坚持下来服务新疆人民,十四年后仍然无怨无悔。
他们在最好的青春年华,放弃内地的较好条件,告别自己的亲人,到西部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到生活最艰苦的边疆去。他们说青春在哪里都会燃烧,他们选择把光明留给远方。他们坚信只有荒凉的沙漠,没有荒凉的人生。他们是高原上圣洁的格桑花盛开在高山雪域,他们是坚强的红柳扎根在荒漠把翠绿和清凉带给这片土地。他们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教师,也是传播友谊,维护民族团结的使者。他们把青春献给边疆的教育事业,把知识奉献给边疆的孩子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默默地付出自己的努力,这就是他们的中国梦。
只有高尚的灵魂,才能做出高尚的行为。我被他们的精神感动,为自己也是一名保定教育工作者而自豪。今后,我要向他们学习,坚守自己的岗位,认真做好本职工作,为教育事业付出更多的努力,为了同一个中国梦而奋斗!
上一页1下一页 |
【责任编辑:孙武】(Top) 返回页面顶端